承办单位
济宁市法律援助中心
承办人员
山东千诚律师事务所罗海良张继超
作为家中顶梁柱,曲阜市孔某某因为一次施工意外导致身体八级伤残,再也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但受伤之后他一直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为了给自己讨个说法,他最终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山东千诚律师事务所罗海良、张继超两位律师的帮助下,孔某某坚持维权四载,历经七次诉讼,八个司法程序,终于为自己讨回公道。
定居城市辛勤劳作,他却突遭意外
孔某某是山东省曲阜市小雪镇某村村民,勤劳的他为了给子女更好的生活,1994年便带着家人来到曲阜市干起个体生意,他卖过烟酒、做过早餐,后来又从事建筑施工类工作,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倒也温馨和睦。然而201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这个平凡的家庭陷入困境。
2015年5月13日,孔某某在劳务市场被王某雇佣为其五米高的洗车场房顶挂瓦,口头协商劳务费用每日130元。施工过程中,孔某某不慎从高处坠落摔伤,后经医院诊断为胸腰椎骨折,鉴定为八级伤残。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我是家里的大劳力,我不能工作,家里就没收入,一家人还指望我养家吃饭呢。”孔某某每每回忆至此,都忍不住皱起眉。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他难以承受,巨额的医疗费和后续治疗费对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雇主王某却做起“局外人”,推脱责任拒不赔付,这让孔某某一家陷入绝望,不甘心的他思量一夜,决定对王某进行起诉,“法律是公正的,我相信它一定会保护我们。”
法援伸手,帮他寻找留在城市的痕迹
2015年9月7日,孔某某向曲阜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按照农村标准计算相应的赔偿,判决王某支付112977.09元。拿到判决书的孔某某心里五味杂陈,一家人在曲阜市区居住生活二十余年,却没有按照城镇标准赔付,孔某某心里不是滋味,于是决定上诉。
在朋友的推荐下,他第一次来到山东千诚律师事务所见到了罗海良律师。了解到孔某某的遭遇,罗海良律师很是同情,在仔细看过孔某某的材料后,罗律师认为孔某某的诉求合理,考虑到其家庭经济状况,于是向济宁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其申请了法律援助,成为了孔某某的二审代理律师,并提起上诉,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发回重审。
虽然2020年的新规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已经城乡统一,然而根据2016年旧规要求,孔某某想要得到城镇标准的赔付,需要证明在其受伤前一年,曾在城镇连续居住满一年,这成了整个维权过程中的难点。“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地方,一定会留下痕迹,可是如何找出这些痕迹成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却很难。”罗海良律师说。
罗海良律师把调查着力点放在了“住”上,于是罗海良、张继超两位律师亲自驱车前往曲阜调查取证,从孔某某户籍地曲阜市小雪街道办事处白杨村村委调取了早已不在此地居住的证明,又去居住地曲阜市鲁城街道更道社区居委会开具了在此长期居住的证明,陪同孔某某去曲阜市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所查阅电费缴纳的流水,一起去工商银行复印了原始的开户证明材料等一系列证据,并且费尽口舌说服年近七旬的房东出庭作证。
经过两次开庭审理,证据虽然很多但是缺少受伤前一年即2014年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关键证据,法院再次以农村标准裁决赔偿项目,两位律师再次代为提起上诉,最终说服二审法官,再次发回重审。
细节决定成败,废纸箱中惊现关键证据
自孔某某受伤维权至此,已经过去两年多,需要不停医治的他却一分钱的赔偿都没有拿到,经济上的巨大困难让一家人渐渐丧失了信心,孔某某甚至想过放弃。“我能做的除了不停地帮他想办法找证据,就是常去宽慰,当时我就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不放弃,我们肯定陪他到底。”罗海良律师的热心肠逐渐融化了孔某某一家人的心,隔三差五就登门拜访的他,俨然成了这个家的一份子。
一次拜访中,罗海良在孔某某家中无意间看到厕所旁堆积一地的废旧纸箱,孔某某有些尴尬的表示,这些纸箱都是远在外地打工的儿女给他们网购寄来物品的包装,因为经济十分拮据,他没舍得丢,想攒起来卖钱,可是受伤以后没力气收拾,所以就乱糟糟丢在院子里。然而这番话,却让罗海良灵机一动,说不定这些纸箱里就藏着胜诉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