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中心城区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市场主要集中在七一路、仲景路与建设路交叉口附近。长期以来,农民工聚集路旁,乱竖招牌揽活,一旦有雇主前来他们往往是一哄而上,不顾交通安全,十分危险。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大量返乡农民工涌入这里,为生计在路边竖起牌子等活。
本着“方便市民,服务农民工”的思想,在宛城区政府的支持下,3月3日宛城区城管监察大队在建设东路魏公桥以西道路南侧,竖起“宛城区农民工劳务市场”城管公示牌一块,内容分管理标准,划定区域等,宛城区大型农民工劳务市场正式建立。
宛城区城管监察大队二中队中队长谢文沛和副中队长赵明英等10余名城管队员天天守在劳务市场,为农民工兄弟登记个人信息,为他们建立档案,并为他们制作胸卡,统一编号,替代样式各异的揽活招牌。胸卡上农民工的姓名、劳务范围、专长、联系电话一目了然。
市场成立当天,农民工马春良第一个办理了胸卡,编号001。随后,206名农民工纷纷响应,办理胸卡,丢掉了揽活招牌,按照宛城区城管部门给他们划定的区域开始揽活。目前,农民工的档案登记、信息采集工作正在城管二中队有序进行。至此,我市首个大型的综合性农民工劳务市场正式在建设路落户。市民如需要,就可按照道牙上面的木工区、泥工区、油漆工区、房屋补漏区等标志找相应的工人。
农民工劳务市场形成后,很多人站在路边,会不会影响交通,影响市容?对此,宛城区城管监察大队大队长薛军告诉记者,下一步将设立农民工网页,将农民工信息全部上网,农民工足不出户,就可以有活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