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互联网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养殖业和劳务业互促土地流转大发展
新闻中心
养殖业和劳务业互促土地流转大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08        浏览次数:208        返回列表
   初夏时节,走进环县环城镇白草塬村,一台播种机正在种禾草,驾驶拖拉机的潘师傅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里种了8天禾草了。
 
  机械种禾草,一个地方一种七八天,至少也种了好几百亩吧,谁家这么多地用来种草了?带着问题,笔者走访了几户。
 
  在白草塬村杨彦平家,两个老人正在收拾着院子的杂物,杨彦平正在羊舍里给羊添草,和老杨说起拖拉机种禾草的事,老杨顺口道:“这总比荒了好。”杨彦平家6口人,两位老人都70多岁,农活干不动,他由于腿部残疾,体力活也干不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苦力活全是妻子一人的了。一家30多亩耕地,妻子既要忙家务,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要下地干农活,实在忙不过来,就把一部分流转给了本村的世强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己有空了,还可以到合作社里打零工,一天还能挣一百多元。
 
  走进世强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志广告诉记者,该社已经流转了一千多亩土地,全部种了地膜玉米和禾草,秋季全部青贮用作羊饲草。在张滩滩村,很多家庭妻子进城“陪读”,丈夫外出务工,只有老人照料家务,几十亩的耕地,老人们忙不过来,也把很多耕地流转给了本村的养殖合作社。该村李正清的妻子去年做了手术,不能干体力活,随即到县城给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做饭,他也在县城做起了货运生意,虽说苦点,一年也能收入三万多元,“要是待在家里种地,一年到头,除去化肥、机械、种子,收入一万元就算好的了。”
 
  不仅仅是外出务工家庭的地没人种,养殖大户也盼望着有更多的地来种草,不但满足了羊畜饲草,也省了买草的好多“盘缠”。山城乡的良缘养殖合作社养了400多只羊,去年,由于自家的饲草不够,在玉米收割期,上门联系买玉米青贮,这一来一回,仅买草就花了四万多元,其中车费就得三四千元。今年,他们流转了周边的闲置的50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玉米、禾草和苜蓿,用于养羊饲草,该合作社负责人算了这样一笔账:流转土地每亩50元,可以供2只小尾寒羊一年的饲草,流转500多亩地,不仅节省了两万多元,有效利用了闲置耕地,还能扩大500只羊的规模。
 
  据了解,今年,环县累计流转土地11万亩,80%用于种植了地膜玉米、禾草和苜蓿,供给羊畜饲草,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饲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