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手机>> 交换机>> 路由器>> 平板电脑>> 服务器>> 智能手表>> 智能手环...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甘肃乡村巾帼标兵干一行爱一行:教书、建劳务施工队成“大拿”
新闻中心
甘肃乡村巾帼标兵干一行爱一行:教书、建劳务施工队成“大拿”
发布时间:2021-09-01        浏览次数:196        返回列表
 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南部偏远小山村——干城乡下石圈村的王玉红,祖辈都是农民。刻苦读书,是山里孩子唯一的出路,但命运并未垂青她求学的梦想。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原因,她失学了……

所幸,王玉红越挫越勇,干一行爱一行,不仅当过村里小学的代课教师,2004年还和丈夫成立了一支劳务施工队伍,把村上的青壮年劳动力有序组织起来,给他们找报酬相对高、老板可靠、工资能及时结发的工程外出务工,通过努力,让乡亲们改变了多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因此,王玉红先后被评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陇原巾帼脱贫致富带头人”“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

13日,王玉红向中新网记者讲述说,当年她失学以后,曾一度迷茫不知所措。后来,乡上领导以及村委会领导找到了她,询问其是否愿意在下石圈小学担任代课教师。面对大家的信任与孩子们一个个渴望求知的眼神,她毫不犹豫答应了。

“我走出山里的梦想,正好可以寄托在这些孩子们的身上。”1995年,王玉红毅然踏进学校,微薄的薪水没有让她有任何放弃的念头,埋头一干就是十年,成为“教书匠”中的一员。

随着时代发展,知识层次的限制使得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教书岗位。通过和常年外出务工的丈夫商议,她决定成立一支劳务施工队,将村上的青壮年集中起来,组织他们外出务工。

起初,没有资源和人脉,众多家庭等着吃饭,数不清的困难都朝着王玉红袭来。她再次拿出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态度,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从2004年开始至今,至少每年输出60多人务工,最多时能达150人。看着务工家庭生活水平有了大改善,看着乡亲们脸上的笑容,她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即便这样,家乡还有很多家庭依然贫苦,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老乡们过上好日子,这成了压在王玉红心里最沉重的思考。正巧,赶上村委会换届选举,经过群众推选、组织考察,身为党员的她2013年年底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

在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她刻苦钻研,广找门路,在短短两年时间,村内不仅修了水泥路,而且建成了古浪县南部山区最完善的设施养殖区。

为了寻求更大的致富平台,2015年4月,她和爱人成立了古浪县长秀农牧专业合作社。同年8月,成立了甘肃江泰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取得劳务施工、劳务派遣、苗木生产经营等资质,成为武威市唯一取得三大资质的企业。